當前位置:卡車網(wǎng)> 資訊 > 卡車 > 重卡新聞 >

卡車人:物流路上的平凡英雄

  “誰說對弈平凡的不算英雄。”陳奕迅的《孤勇者》不僅成了膾炙人口的“兒歌”,用來形容每天奔馳于中華大地上千百萬卡車司機的職業(yè)狀態(tài)也十分恰當。他們鮮少出現(xiàn)在聚光燈下,常常披星戴月孤身上路,無非就是要趕在約定時間將貨物安全交付,然而這一路甘苦自知卻不足為外人道。

  沃爾沃卡車“加油,卡車人”系列走訪了威海市天泉源物流有限公司,與60后、70后、80后、90后的卡車人進行了一次深度對談,打開年代記憶,聆聽司機心聲,在助力中國物流成就今日之輝煌的同時,他們平凡的點滴值得點贊。

  60年代:道路不易,他卻干了36年

  威海市天泉源物流的曲大勝和王煒,都出生于60后,是卡車人隊伍里名副其實的“老司機”。其中更為年長的曲大勝從上世紀70年代入行算起,至今已經(jīng)開了足足36年的車。“從小就坐在父親懷里把弄方向盤,高中畢業(yè)之后就自己開車了。” 曲大勝確實見證了卡車司機“給個縣長都不換”的光輝歲月:“那時候會開車是一門手藝,好找對象,也能養(yǎng)家糊口。”然而就在卡車人最吃香的九十年代,“油耗子”、“鬧油荒”仍是他的心酸往事。

  在曲大勝的記憶里,九十年代的“油耗子”十分猖獗。“剛躺下的時候,聽外面‘吧嗒’一聲,起來一看,油箱蓋開了,油就沒了,你就眼瞅著他們開車跑了。”在那個互聯(lián)網(wǎng)科技還不發(fā)達的年代,司機除了自己提高警惕別無他法,為了保護油箱,他們只能守著油箱趴一宿,天冷的時候就裹條棉被御寒。

  有時候防得了“油耗子”,卻躲不過鬧油荒。至今曲大勝回憶起油荒還是一臉無奈,“油不貴,但限量。每次只能加那么多,要想多加必須重新排隊。”最多的時候曲大勝開車繞著加油站開了12圈,才加滿油箱。“有時候加的油只夠到下一個服務(wù)站,那就只能到下一個服務(wù)站繼續(xù)加。”作為一直堅守在卡車人隊伍中的“老江湖”,曲大勝說卡車這個行業(yè)“不養(yǎng)老不養(yǎng)小”,而他自己卻從小一直干到了老。

卡車人:曲大勝卡車人:曲大勝

卡車人:王煒卡車人:王煒

  70年代:擺正心態(tài),干一行愛一行

  對于大部分卡車人來說,開車是一份工作,付出的所有辛苦只是為了生活得更好一些。出生于70年代的李鵬,如今開車也已經(jīng)20多年了,而當初之所以選擇開車,也僅僅是因為需要一份工作,“收入比一般工廠高,現(xiàn)在努力工作也是為將來養(yǎng)老有個保障。”雖然大家看到的是李鵬的諸多不易,實際上作為卡車司機的妻子付出的更多,她自己也要上班,還要照顧老人、孩子,處理家庭的各種社會關(guān)系。李鵬說妻子就是她的堅強后盾,有她在穩(wěn)定大后方,自己的車才開得更踏實。

  跟其他常年奔波路上的卡車司機一樣,李鵬覺得卡車司機的確是苦了一點,可是哪有輕松的行業(yè),只是大家感受的苦處不同而已。“對我來說,有時候沒想它很辛苦,很多天沒回家都能接受,因為咱就是這種職業(yè),你要習慣你干的這份職業(yè),就要把心態(tài)擺正,你干這行就得愛這行。

  說到跟以前的不同,李鵬最大的感觸就是現(xiàn)在的高速路網(wǎng)四通八達,去哪兒都很方便??ㄜ囈脖纫郧跋冗M了,非常省心。他對自己的沃爾沃卡車非常滿意,“開這個車不會擔心車會有毛病,走哪兒都很放心。”

卡車人:李鵬卡車人:李鵬

  80年代:小家大家,是愛更是擔當

  在外界看來粗線條的卡車人,內(nèi)心其實都藏著小夢想。80年出生的鄒本強小時候就是個小車迷。每次有卡車從身邊呼嘯而過時,羨慕之情就會油然而生。正是這種向往,成就了他卡車人的職場。

  在鄒本強看來,卡車最重要的就是安全。開渣土車和掛車期間,鄒本強就親身經(jīng)歷車輪陷坑車輛側(cè)翻、躲避著火車輛開下路基等交通意外,多虧他駕駛經(jīng)驗豐富,反應(yīng)敏捷才僥幸避免事故。相比以前,鄒本強說現(xiàn)在的司機輕松了很多,很多卡車都裝備了具有高科技的配置提升了行車的安全性,像沃爾沃卡車配備的車道偏離預警、防撞預警都能在必要的時候提醒司機。“安全氣囊可調(diào)節(jié)的舒適座椅,帶肘托,特別得勁。”鄒本強邊說邊演示著肘托的用法,滿臉的幸福感。他說沃爾沃卡車連車標都帶安全帶,自己心里有底,妻子也安心。

卡車人:鄒本強卡車人:鄒本強

  作為一名老用戶,鄒本強對沃爾沃卡車的售后服務(wù)由衷的點贊。有時候晚上去服務(wù)站,只要提前跟售后人員預約,無論多晚,都有服務(wù)人員等在那里,感覺就像回家一樣。

  然而,對于同為80年出生的姜永雙而言,開車意味著可以到不同的地方解鎖不同的風景,說到卡車人的個中滋味,他一直堅持自己的觀點:“想掙這個錢就要付出這個辛苦。” 這種苦里也包括那些不確定性帶來的委屈。疫情期間,因為各地防疫政策不同, 去風險區(qū)送貨的卡車需要貨主跟相關(guān)部門報備,報備期間送貨的卡車和司機就被封在高速上等著。嚴重的時候車上都貼著封條,工作人員過來送點吃的,就簡單對付幾口。“有一次,大概兩三天就只能窩在車上吃零食。”

  相比委屈,身為兩個孩子的父親,鄒本強卻為自己疏忽了對孩子的照顧而深感虧欠。“女兒今年已經(jīng)19歲了,小兒子4歲。老大初中時我就出來跑運輸了,每年只在孩子寒、暑假回去陪陪他們。”由于陪伴時間少,加上鄒本強本身性格內(nèi)向,不善言辭,與孩子之間欠缺溝通交流,這導致了父女關(guān)系生疏,親而不近。盡管如此,鄒本強依然沒有想過放棄。他希望孩子眼中的父親,是對家庭有承擔,對社會有貢獻的榜樣。而這也正是千萬卡車人的心聲。

卡車人:姜永雙卡車人:姜永雙

  90年代:從500到21萬,跑出無悔青春

  進入2000年之后,在一系列政策推動下,我國物流進入了創(chuàng)新驅(qū)動的、注重質(zhì)量發(fā)展的重要階段,奮斗在物流運輸一線的卡車司機也進入了職業(yè)發(fā)展的新時期。

  出生于90年的韓紅光經(jīng)歷著這一切,從最初踏足行業(yè)新鮮感滿滿到日復一日歸于平淡,無休止的熬夜讓他對這個行業(yè)愛”恨”參半。“白天都在裝卸車,所以只能跑夜路,雖然兩個人輪班,但仍很辛苦。”盡管如此,較為優(yōu)渥的報酬和職業(yè)滿足感讓韓紅光還是決定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。

卡車人:韓紅光卡車人:韓紅光

  與“老大哥”們職業(yè)選擇路徑不同的是,另一位95小伙周廣潤與卡車的結(jié)緣是部隊做的“媒”。年少時夢想投身兵戎報效祖國,后來真的光榮入伍了,并與車打起來交到。“有了在部隊的歷練,我對各種車型都能輕松駕馭。”周廣潤自己也沒想到,開車成了他最擅長的事兒,駕駛經(jīng)驗豐富技巧嫻熟,甚至還能自己動手修理些小故障。

  如今周廣潤駕駛的那輛沃爾沃卡車的里程數(shù)已經(jīng)超過了21萬公里,他得出了“越開越舒服”的結(jié)論:“基本上沒毛病,出勤率也很高。不管多大的坡都敢往下放,剎車也能踩住。” 從第一次跑臨沂500公里,到最長一次去新疆4000公里,周廣潤已經(jīng)從毛頭小子成長為一名兼具扎實理論基礎(chǔ)和過硬技術(shù)實踐的“老司機”了。

卡車人:周廣潤卡車人:周廣潤

  雖然現(xiàn)在的路、車都比以前好了,但卡車人的日子仍充滿著酸甜苦樂。周廣潤說他也曾想過放棄,甚至嘗試過別的行業(yè),最終又回來了。是無法適應(yīng)新的行業(yè),還是割舍不下的卡車情結(jié),他自己也說不清,問他后悔上了這趟車嗎?他的回答反而更加堅定了當初的選擇。

  被陽光親吻過的黝黑膚色,不善言辭卻樸實無華的性格,難修邊幅卻整潔的穿著…這些細節(jié)描摹出了千百萬中國卡車人的粗獷輪廓。正是他們的日夜兼程風雨無阻,在為家人撐起一片天的同時,也為中國正在崛起的大物流時代夯實基礎(chǔ)。他們平凡而不平庸,是經(jīng)濟發(fā)展名副其實的幕后英雄。

來源:沃爾沃卡車 作者:FUN
文章關(guān)鍵詞: 沃爾沃卡車 牽引車 重卡
掃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
新聞反饋與咨詢
推薦閱讀
推薦車型更多
沃爾沃卡車,品牌首頁>>
相關(guān)視頻更多
相關(guān)文章
沃爾沃卡車相關(guān)車型更多
一周熱文
最新視頻更多
最新文章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