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地日本后,沒有來得及仔細感受這里的花草樹木,卡車網(wǎng)記者與其他的同行就脫離大部隊直奔2016日野價值之旅的首站——尋訪當?shù)亟橙?,感受百年老店的工匠精神?br />
對于工匠精神,國人想必都不陌生,自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“工匠精神”后,全國掀起了尋找匠人學習工匠精神的熱潮。浮華背后,我們不禁開始思考,到底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工匠精神,什么樣的人才能與“匠人”二字匹配?帶著對這個問題的追問,記者開始在此次日野價值之旅中尋找答案。
有103年發(fā)展歷史的竹簾店——鈴松商店
此次記者尋訪的是一家擁有103年發(fā)展歷史的竹簾店——鈴松商店。
在記者想象中,所謂的百年老店,必然是古樸的,優(yōu)雅的,在沉淀歷史氣息的同時,擁有著不斷超越的端莊。然而,進入此次的目的地鈴松商店,入目的景象卻截然相反。不大的店面,擺放的都是各種的竹簾和成捆的材質(zhì),掩映其中有兩臺機器,靠墻的書架上錯落的放置著一些物品,包括主人公的父母照片,曾獲得榮譽的場景照片等等,而主人公鈴木先生則是席地而坐進行著手工制作。
這樣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地方,竟然傳承著上百年的竹簾工藝,不禁讓人好奇,什么樣的力量支撐著這間竹簾店發(fā)展到現(xiàn)在?又是什么樣的靈魂讓竹簾工藝傳承了一代又一代?
鈴松商店第四代傳人鈴木先生
目前這家店的主人是鈴木先生,他作為鈴松商店的第四代傳人剛剛接手兩年零十個月的時間,在此之前,他的哥哥是第三代傳人。
鈴松商店的店名是從鈴木先生的祖父名字轉(zhuǎn)化而來。當時日本正處于木屋文化時期,得益于日本的建筑結(jié)構(gòu),竹簾成為家裝設計師、居酒屋、日式餐廳的寵兒,甚至普通住戶對竹簾也非常推崇。鈴木老先生抓住這個時機開創(chuàng)了自己的鈴松商店,由此開啟了百年之約。
在過往的百年時間里,竹簾工藝隨著市場的發(fā)展而游走,不僅在生產(chǎn)技術(shù)上開始自動化,而且在材質(zhì)上也沖擊著傳統(tǒng)的純天然竹制材料。但是鈴松商店卻始終保留著最傳統(tǒng)的材料和最真實的手工藝,這是何故呢?鈴木先生介紹說,在很早之前,店里就引進了兩臺機器,但是相較于手工制作,機器自動化固然有著方便快捷甚至無寬度限制的優(yōu)勢,但是從產(chǎn)品本身來說,其精密度和壽命是無法與手工制作可比擬的。
鈴松商店放置的材質(zhì)
為了驗證,鈴木先生親自拿了機器和手工制作的竹簾讓記者感受。很簡單的拉伸動作,手工制作的竹簾穩(wěn)穩(wěn)的沒有變化,而機器制作的則有著輕微的傾斜變形,其緊密度不可同日而語。不僅如此,在材質(zhì)上的不同選擇,也凸顯著手工制作的超高工藝。
在鈴松商店里,所有的竹簾材質(zhì)全部是純天然,供貨的商家也是自己種植,根據(jù)需要進行挑選,彎曲的、韌度不夠甚至顏色不對都會被淘汰,最終精挑細選成為竹簾的原始材料。而目前的機器制作多選擇紙為加工對象,盡管粗略看來美觀度可以媲美,然而紙質(zhì)材料只能做溫室的花朵,經(jīng)不起風吹日曬。“前一陣有一位老顧客過來,他的竹簾用了15年呢。我們的竹簾絕對可以經(jīng)得起日曬雨淋。”從選材、到制作的嚴苛要求,讓鈴松商店的竹簾成為了東京都傳統(tǒng)工藝品的指定店面,也獲得了赤扳美術(shù)館頒發(fā)的榮譽。
鈴松商店放置的竹簾
傳統(tǒng)手工藝帶來的榮耀看似光鮮,實則背后埋藏著無數(shù)的寂寞和枯燥。從18歲就開始接觸竹簾制作的鈴木先生,做到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45年了,對于他來說,四十多年的光陰,只是在重復的做一件事情而已。
在店里有一個手工制作的木質(zhì)臺架,上面放置著一件剛編織不久的半成品,在鈴木先生演示方法后,記者忍不住試驗了一把。沒想到,不過是簡單的編織線交叉,做起來卻遠遠沒有行云流水的輕松,只是機械的將線拿過來拿過去而已。然而在鈴木先生手里,兩端系有木制吊墜的編織線卻猶如翩躚的蝴蝶般,輕巧的飛舞,不見一絲絲使力,卻有著借力打力的奧妙,同時敲擊出的聲音也透著靈動和清脆。
“克拉克三定律”第三條所言:大凡足夠高深之技術(shù), 都與魔法無異。此刻,在記者看來,這樣簡單的編織線就猶如魔法般讓人著迷,而這一簡單的動作要想做好需要花10年的功夫。不僅如此,在木質(zhì)臺架上還有密密麻麻不同顏色的線以及凹槽,而這就是保持編織線筆直和緊致的秘密。
鈴木先生演示制作
作為家族的第四代傳人,鈴木先生的竹簾手工藝沒有一絲討巧,全部是扎扎實實的指尖功夫。回憶自己的學習之路,鈴木先生從祖輩甚至父輩身上學到了很多。在現(xiàn)場,鈴木先生向記者展示了他祖父曾經(jīng)使用的編織線的錘頭形木質(zhì)吊墜,區(qū)別于現(xiàn)在的圓形,錘頭形似乎已經(jīng)作古,已經(jīng)很少有人可以制作出來了,但是祖父留下來的這套工具一直被沿用至今,并且還有不同的規(guī)格可以應用在不同的竹簾編織上,成為“傳家寶”。
不僅如此,在跟從父親學藝時期,鈴木先生也學到了很多手工藝的精神和態(tài)度。“以我父親為代表的所有的匠人很少主動去教我們,做錯的時候也不會主動指出,而是希望我們通過這個過程學會思考,真正的理解其中的精髓。”正如鈴木先生所說,真正的匠人從來不是機械的,而是靈動的,思考的,有自己靈魂的,正如他們在手工編織中可以將彎曲的材質(zhì)轉(zhuǎn)化為服貼的形同筆直的完美材質(zhì),而這考驗的絕對是手上功夫。經(jīng)過多年的浸潤,鈴木先生手工一小時可以編制60厘米長度的竹簾,其價值也是機器自動化的1.3倍。
祖父留下來的傳家寶
也許在開店之初,鈴木老先生并沒有想到會傳承這么久,但是在鈴木先生看來,之所以可以傳承至今,只是秉承了客戶至上的理念,將最好的產(chǎn)品呈現(xiàn)給客戶,甚至在客戶看不見的細節(jié)上做到極致,這也是他眼里的工匠精神。對于鈴木先生來說,哪怕是每一根竹材料的清潔度都是他要考慮的,即使客戶并不會計較或者關(guān)注,但是只要是他認為需要做的,他都會做到極致,包括在材料的選擇上也會始終如一,其中有一家配送商合作到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高達84歲的高齡,也許這就是傳承百年的原因吧。
但是讓人遺憾的是,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,手工竹簾的市場空間已經(jīng)越來越小,鈴松商店也面臨著維持生計的困境。鈴木先生告訴記者,也許這家百年老店將在他的手里消失,但是如果有人愿意學習這門手藝,無論是否家人,他都愿意傾囊相授,但是他一定會告訴對方,作為謀生手段,此手工藝已經(jīng)不能支撐。
傳承百年的老店即將面臨市場的淘汰不得不說是一件憾事,但是對于鈴松商店來說,存在過就是永恒,相信在當?shù)氐闹窈煔v史上,將永遠有關(guān)于他們的傳說。
記者后記:從明治維新以來,日本人就推崇“匠人文化”,“匠人精神”不僅是日本社會走向繁榮的重要支撐,也是一份厚重的歷史沉淀,追求的是將事情做到極致。
路上的日野卡車
盡管此次日野價值之旅的匠人追尋是與汽車制造業(yè)風牛馬不相及的竹簾領(lǐng)域,但是以小見大觸類旁通,對竹簾手工藝的了解讓我們看到了日本人的做事態(tài)度和對完美的追求。中國老話說,做一件事件很簡單,難得是一輩子只做這一件事情。從鈴松商店的百年傳承聯(lián)想到汽車制造業(yè)的引領(lǐng),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一個在日本城市隨地可見的日野卡車的品質(zhì)呢?
存在即合理,有了對竹簾老店的了解,當明天踏上日野本社工廠時,記者相信,很多人將會再一次迎來震撼。